电子邮箱 | 校内办公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规划 > 国家规划
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3-01-11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与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上海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成就与问题

  “十一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实施由外延扩展为主向内涵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支持和服务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主要成就1.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0年,上海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为97.7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为51.57万人和11.17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6.5%和41.9%;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为4580人。“十一五”期间,上海继续完善包括各类奖、助、贷学金在内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现了全覆盖。

  2.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探索转型

  “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校办学条件整体得到提升,形态布局调整基本完成。2010年上海高校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含学校产权和非产权独立使用)为3948.36万平方米和2147.49万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11.9%和19.3%。

  新增奉贤和临港新城两个大学园区,形成了与全市生产力布局相呼应的“2+2+2+X”的高校形态布局。在此基础上,上海率先推进以高校发展定位规划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为主要抓手的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085工程”),提出了“扶需、扶特、扶强”的建设思路,制定了“学校规划、校内竞争、政府立项、绩效评估”的项目管理办法。上海高等教育已形成国家、上海、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三级体系,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分别占全国总数的10.49%、10.04%和12.44%。

  3.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普遍关注

  上海高等教育率先提出追求卓越教育的目标,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大学生在世博志愿服务等重大活动中展示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风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技能培训,积极依托行业办学,积极组建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5所高职高专院校列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建设(培育)院校。本科教育阶段,以精品课程和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十一五”期间,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8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30门(其中高职29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个,市级精品课程840门(其中高职118门),市级本科教学高地210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5个。研究生教育阶段,以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率先实施全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体制改革,批准35家单位为“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含协作培养单位)。共设立各类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314项。“十一五”期间,有69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第二军医大学和中科院系统),占全国的13.8%。

  2008年,上海率先提出“卓越工程教育”、“卓越科学教育”、“卓越医学教育”和“卓越文学艺术教育”计划,并确定了先行先试高校。率先构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国际化和机制创新为一体的全市高校内涵建设项目库。全市高校形成了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领先全国。2009年,在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条件下,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稳定在90%以上。

  4.知识创新和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十一五”期间,高校成为上海知识创新的主力军,科研水平明显提升:一是科研基础水平和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吴孟超、谷超豪、王振义先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累计获专利申请28677项,比“十五”期间增长185.4%,获专利授权13595项,比“十五”期间增长357.4%。SCI论文收录41781篇,比“十五”期间增长148.7%,EI论文收录35866篇,比“十五”期间增长128.4%。ISTP收录18817篇,比“十五”期间增长195%。二是科技经费收入持续增加。“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校获得科技总经费为345.7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17.1%。其中2010年科技总经费超过亿元的学校和附属医院有12所。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取得突破。2010年上海高校科技合同登记3318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8.23亿元。

  5.教师队伍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校教师队伍初步形成开放和有序流动的良性格局,教师规模小幅增长。2010年,上海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达3.92万人,比“十五”末增加23.3%。高层次人才队伍竞争力提升较快:到2010年底,高校在职在编人员中拥有两院院士80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6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50人,国家杰出青年21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30人,上海领军人才172人。截至2010年,上海高校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99人。

  2007年底起实施“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2008-201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66人,投入资金达7500万元。加强对中青年教师培养资助力度,2005-2010年共投入13700余万元,资助了5159位高校青年教师,占青年教师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为基础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6.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十一五”期间,中外合作办学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既有独立设置机构,又有普通高校二级学院,还有针对某些专业、学科和课程合作举办的项目。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的机构和项目数已从“十五”末的30%增至“十一五”末的42%;同期来华外国留学生中学历生数从6310人增至13150人,其中12所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十二五”期间本市高校共聘请外籍专家5704人次。

  (二)主要问题1.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在高校办学中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尚未完全确立,人才培养质量尚未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高校片面追求综合化和上层次倾向仍较严重,尚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高校的特点和类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有待提升,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尚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全体教师、全社会全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参与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2.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尚未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变化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自主设置、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机制有待完善,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升级需求的意识有待增强。学科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不适应科技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部分学科专业布局趋同、重复现象加剧,新兴、复合交叉学科专业产生机制尚未建立;学科专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需求;部分应用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要求脱节,传统学科专业面临改造,高层次人才总体供给不足。

  3.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尚待提高

  缺乏一批支撑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国际认可的一流学科;原始创新、持续创新和多学科集成创新的能力不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有待提升;高校知识服务能力和文化引领能力的整体优势和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4.教师专业队伍结构和发展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

  教师整体规模仍存在缺口。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的比例未达到55%以上;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教师来源结构多样化步伐有待加快;教学、学术团队和梯队建设机制有待深化,优秀青年教师自主选拔、培养及其资助力度有待加强,以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团队为载体的组织机制尚未形成;部分新升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缺乏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的长效机制;民办院校教师流失率较高;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有待整体提高。

  5.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有待增强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尚未与上海作为世界级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需求相适应。中外合作办学层次与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育需继续扩大规模,改善结构,不断提高学历生和长期生的比例;教师主动承担国际学术组织或行业组织领导人职务并取得话语权的积极性和能力有待提升;国际人才引进、评聘的政策和环境有待优化。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综合改革力度,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发挥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和文化引领作用,坚持走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创新型、特色型、服务型的内涵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发展思路

  在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中,要坚持“规划引导、分类管理、改革驱动、卓越发展”的发展思路。

  1.规划引导。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校自主规划的主体作用,着眼于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全面提升上海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2.分类管理。推进高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分类指导与评估,建立分类指导服务体系,促进每所学校的特色与创新发展。

  3.改革驱动。依托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充分发挥上海高校在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卓越发展。集聚上海高等教育的传统优势与特色,迎接国际高等教育的挑战和竞争,为上海实现国家战略提供卓越人才、卓越科研成果和卓越知识服务体系的支撑。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高等教育质量和内涵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更加优化,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为推动以培养模式改革、管理方式改革、协同创新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为主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

  ——初步形成功能明晰、特色鲜明、多样开放的院校分类发展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若干个特色学科专业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特色院校,建设一批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和若干所示范性民办高校。

  ——逐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人的终身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具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层次、类型和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形成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与氛围,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适应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形成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开放、集聚、适变、持续”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模式;通过平台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和团队,建立和完善促进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和环境,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成为区域文化建设、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建设若干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加快建设师德高尚、能力卓越、富有活力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坚持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教师师德建设为先、制度改革创新为重、优化队伍结构为主、参与国际竞争为要,使上海高校教师队伍成为上海教育人才和各类人才中的主力队伍、国家发展可信赖和依托的战略资源、国际人才高地的生力军和主要依托力量。

  ——加速推进符合国际化大都市建设需求、符合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国际教育交流体系。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上海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设成为外国学生留学目的地城市。

  ——探索形成管、办、评相分离的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体系。加强分类指导与分类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模式,发挥社会及中介组织的评估作用。以抓规划、抓统筹、抓评估为重点,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校校有支持、校校有发展、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使每一所高校都充满改革的动力、发展的活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布局1.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以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工程(“085工程”)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支持”的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原则,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创新部市共建、地方统筹的体制和机制,促进部属高校在服务国家和上海战略中,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和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使若干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引导地方本科院校结合社会需求,在特色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品质提升,形成若干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学科集群;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通过“后示范”、“国家骨干”、“上海特色”三个层面的建设项目,整体提升上海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水平;按“分类扶持、提升质量、多元发展、依法管理”的原则,推进“高水平、有特色”民办高校建设。

  2.推进学科专业布局结构调整

  开展以发展需求为导向、突显特色和优势的核心专业(群)建设。促进高校以各自的重点建设领域为核心,改革、创新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资金、政策、信息、交流、人才需求规格、人才培训标准等方面,建立社会需求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推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科学研究等与社会需求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高校的优势和特色,调整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高校健全学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的机制,包括科学制定高校发展定位规划的指导机制、学科专业导向的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等。

  3.优化高等学校类型布局

  围绕“规模稳定、结构合理、质量卓越、效益显著”的院校设置目标,优化上海高等学校类型结构布局,努力使上海高校类型布局与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继续推动中美合作的上海纽约大学、上海市与中科院合作的上海科技大学建设;筹建中外合作的国际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上海开放大学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本科院校更名为“大学”;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本科学校。

  (二)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用心教书育人,把教学工作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和重要指标,把教授为本科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基本制度;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坚持把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育人工作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图书资料、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着力专业综合改革,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支持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支持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专业建设,支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相关专业建设。

  着力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有关部门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融入培养方案;支持高校与行业联合开展学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竞赛。

  着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推动高校普遍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教学服务等;完善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完善助教制度,重点支持教学改革课题立项。

  着力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开展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全英语示范课程建设,评选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鼓励高校加强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完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设。针对上海高校中重复设置多、影响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本科专业,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并按此标准组织专业教学评估或专业认证。

  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评估制度,引导高校公开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3.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构建和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

  统筹优化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布局。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引导高校建立主动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的机制,包括增列、建设一批学位授权点,开展一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项目。

  构建和完善学位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强化研究生基础课程教学;加大对学位授权学科建设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力度;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建立以研究生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为主的激励制度。

  探索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及管理体系,积极发展硕士层次专业学位教育,重点建设250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践习基地,实现各高校和各专业学位类别的全覆盖,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完善医学教育学制;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改革试点工作;推动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执业资格相衔接工作。

  4.深化高职教学改革

  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开展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推动上海高职专业结构优化,提升上海高职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200个重点专业,围绕专业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社会服务,每年举办“上海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教学比武”。

  继续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工程。开展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将高职专业教学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定向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继续实施上海高职高专院校师资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上海高职高专院校骨干专任教师。力争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专业课教师“双师”比例达到8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上专业课比例达到40%以上;完成高等职业院校新一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推进国家级、上海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国家级专业资源库为示范,以上海高职高专院校重点专业为平台,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动“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资源共享;鼓励高职高专学生参与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及上海职业技能大赛。

  完成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创新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学校主体、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

  探索构建适应上海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需求的多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继续进行中高职相通式(“3+2”和“五年一贯制”)、二专科一年半制、高中(中职)起点三年制、专本连续培养(“3+2”)、四年制应用型本科等多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实现途径。

  5.探索和完善招生、就业与创业体系

  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在建立并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实行综合评价、自主招生制度,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实行联合统一考试、自主择优录取制度,若干高水平大学探索实施多元考查、自主招生的办法。积极探索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地方本科院校春季招生考试,赋予考生更多的考试机会。加快推进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加强考试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协调、分布实施、高效务实”的原则,全面推进标准考点建设,逐步深化网上评卷模式的应用,探索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各类考试考务管理的水平。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就业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建设,形成一批适应高校特色与创新发展要求的就业工作示范学校。建设以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水平为目标,以全程化、系统化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网上指导和个体咨询为辅助,以就业实践环节为补充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重点抓好就业困难学生和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帮扶工作。完善创业政策、普及创业教育、健全创业平台、推广创业培训模式、营造创业氛围、丰富创业成果,形成“覆盖全面、层次合理、运行有效、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体系。推进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培训基地建设。

  (三)提升知识创新与知识服务能力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实施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在“985工程”、“211工程”和地方高校“085工程”等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对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工作要求,瞄准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学术国际合作的新途径、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力争若干学科成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有200个左右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2.加强高校知识服务能力建设

  实施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坚持“需求牵引、开放联合、主动而为、重点提升、持续支持”的原则,瞄准区域重点发展领域,对准一个,建设一个。以建设高新技术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现代服务业知识服务中心和高级战略研究中心等三类协同创新中心为重点,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开放、集聚、适变、持续”的新机制,集聚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知识服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市行业主管部门、区县政府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区域发展的融合,解决上海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瓶颈问题,力争若干平台成为2011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继续推进上海高校技术市场功能建设,试点推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完善高校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3.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对接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整合优化现有的建设举措,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解决制约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切实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推广普及,提升上海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大力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切实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1.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全面落实“育人为本、师德为先”,表彰师德典型及其先进事迹,树立教书育人楷模。明确教师教学、科研工作规范要求,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在教师考核体系中突出师德优先、教学优先的导向机制。强化学术规范管理,建立学术诚信评价与复议体系。

  2.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创新海外引智模式,集聚和造就全球杰出人才。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系制度,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体系。完善“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同时设立“东方教席”岗位,引进国内外教学名师、大家。鼓励申报国家和地方“千人计划”,使上海成为国际一流人才集聚高地。

  3.鼓励教师以质量为重点提高专业发展能力

  深化高校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制度,鼓励骨干教师,特别是学科领军人才、引进人才以学生培养为本,积极投入教育教学,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精心指导青年教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实施“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国外访学进修计划”、“上海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上海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计划”、“民办高校强师计划”,建立“师资博士后”培养制度等,加大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4.完善教师评价和考核制度

  根据教师岗位的不同需求,分别制定从刚性到柔性、从短周期到长周期的考核体系。根据教学、科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不同要求,实行教师分类评价机制,根据各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不同特点,探索任期考评、同行间业绩考评等符合教师劳动特点的评价与激励办法。制订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建设的激励计划,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历层次。按照“总量适度、分类管理、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在部分条件成熟的高校率先开展“非升即转”改革试验。

  (五)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1.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机制

  积极鼓励高校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十二五”期间举办2-3所创新体制的中外合作高校(含高职)。新增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中外合作非独立设置机构和项目40个左右。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机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

  2.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

  切实落实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继续提高质量,优化结构,通过完善市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的奖项设计、提供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服务等途径,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沪留学。到“十二五”末,争取留学生占在校生的15%,其中长期生数占留学生总数的72%。加强留学生课程与专业体系建设,设立“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学院”,加强外国留学生预科培养。继续推进“上海暑期学校项目”,建设外国留学生服务支持系统,大力加强上海高等教育的海外宣传力度。

  3.加快吸引各类优质国际教育资源

  鼓励高校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服务,在海外建立分校或参与国外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十二五”末,以与海外教育机构合作或独立举办的形式,试点设立高等教育海外项目。实施“海外名师项目”,支持和资助上海高校引进一批在有关学科或专业领域具有国际公认的较高造诣的专家学者。实施“海外高层次学术团队引进项目”,整体引进海外高水平学术团队,带动一批重点学科、前沿性交叉学科的发展。鼓励高校加强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海外一流专家的合作,共同完成科研项目。

  4.支持高校学生海外学习与实习

  设立“上海市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专项资金,用以资助高校在校生赴海外知名院校、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学习或实习,让更多高校学生获得拓展国际视野和接受跨文化交流的机会,提升上海高校学生的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鼓励高校与海外合作院校开展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

  (六)健全分类管理的运行机制1.推动高等教育拨款评估咨询委员会建设

  为完善高等教育经费的科学投入与资源配置机制,促进高校科学和特色发展,加快建立高等教育拨款评估咨询委员会制度,适当提高市属高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逐步建立高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动态调整机制,保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到位,提高使用效益,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2.推进分类指导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进一步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引导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办学。加强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严格监督管理、注重绩效考核,形成政府与高校有效互动的运行模式,服务与推进高校发展定位规划的落实与实施。

  3.建立高校办学质量分类评估标准

  根据各类高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发展使命、目标任务,以及各类高校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制订不同的质量分类评估标准。鼓励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中追求卓越,办出特色。

  4.建立健全高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围绕上海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引导高校申报重点发展项目,开展水平评估和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估,探索实行与水平和绩效考核挂钩的财政拨款制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引导高校转变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内涵建设质量。继续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改革及保障措施

  (一)创新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制度优势,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

  (二)转变政府职能

  改革政府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中的管理方式,探索高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强化政府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管评估的职责,促进管、办、评相分离,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制度。明确政府在高校发展定位规划工作中的主导责任,建立更加合理、公平和透明的高等教育财政资源分配机制,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推动高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转型。

  (三)推进协同创新

  大力推进高校在协同创新的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等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各种创新资源高度汇聚和深度融合,形成有利于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体制和机制。

  (四)深化体制改革

  探索部市“共建共管”新机制,推进高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深化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路径与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结构和资源配置。积极推进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开放的办学新模式,提升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水平。

  (五)落实依法治校

  建立健全大学章程,落实与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构建政府、高校、社会的新型关系,协调好“政治权、行政权、学术权、民主权”,推进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与制度化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全面完成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落实工作。

  (六)实行公共治理

  搭建政府各主管部门参与管理和社会资源积极进入高等教育的体制与机制平台。处理好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形成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高校探索公共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高等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新机制;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机制;发挥大学在文化建设、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和外部环境。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上一条: 上海市职业教育“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3-02-15
下一条: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2-09-13

版权所有 ©2017 浙江工商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r. Email:ghc@zjhzcc.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联系电话:(86)571-28877528 浙ICP备15014656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