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全市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发展基础和背景
1、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实施“六大战略”,破解“七难问题”,推进“一化七经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普惠性进一步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45.82亿元,年均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98元。城市功能明显增强,“钱塘江时代”拉开帷幕,杭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4.2%提高到2010年的48.7%,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2010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035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86元,年均分别增长12.6%和11.5%。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定目标以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三大约束性指标完成“十一五”确定的目标。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济转型升级不够快,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社会发展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这些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在“十二五”时期继续着力解决。
2、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变化。
从全球看,世界经济处在重要的调整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还将再趋活跃,绿色经济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的制约进一步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需求持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入新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面实施,长三角地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利于我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
3、发展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市人均GDP将实现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经济社会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关键期。这一阶段,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下转A3版)
(紧接A1版)城乡区域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形态呈现新趋势。社会结构加速转变,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同时,这一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和竞争加剧的特征非常明显,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空前加大;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刚性制约特征非常明显,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空前加大;社会矛盾交织多发的特征非常明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空前加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市化带来的现代“城市病”特征非常明显,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压力空前加大。破解这些难题,要求我们以宽广的全球意识,开放的战略思维,统筹的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推动全面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二节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开创杭州科学发展新局面。
2、基本原则
推进“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率先发展。按照中央对长三角地区和省委对杭州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坚持科学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作为检验杭州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成效的重要标准,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努力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转型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主攻方向,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统筹发展。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城乡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公共财政惠及城乡,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富民惠民安民导向,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公平正义,提高生活品质,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节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科学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清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具体目标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中心城市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文化名城建设加速推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力争实现充分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和12%,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市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7年。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具有杭州特色的“3+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左右,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左右,出口年均增长10%左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
——自主创新跃上新高地。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创新载体作用进一步突出,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35%。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先进地位。
——统筹发展呈现新格局。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城市化水平达到74%。市区与五县(市)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低碳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和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全面提升杭州都市圈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有机组成、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拓展专业合作领域。建立重要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形成区域产业转移引导机制和建设项目利益共享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轨道交通延伸至杭州都市圈节点县(市)。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企业、民间团体间合作交流。
第二节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
1、优化发展主城区
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品质。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加快“退二进三”、“优二兴三”步伐,着力提升科技创新、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加快钱江新城、城东新城、之江新城等新城及西溪天堂、城市之星、复兴国际商务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强中央商务区等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打造高端要素的集聚区和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主引擎。继续坚持“城市有机更新”理念和“两疏散、三集中”方针,加快“撤村建居”、“城中村”和“景中村”改造,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2、重点发展三大副城
江南、临平、下沙三大副城要以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滨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空港新城、江东新城、临江新城、余杭临平新城、下沙新城等新城和奥体博览城、地铁滨康站综合体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宜居程度。萧山区要优化“东兴、中优、南秀”的空间格局,做强现代产业,提升生活品质,优化服务功能,建成大都市强区。滨江区要积极发展高新产业、高端服务业及创意产业,打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浙江省实施双创总战略引领区、杭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核心区。临平副城要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国际化和现代化水平,成为杭州东部枢纽型、开放型、宜居型和多功能都市副中心。下沙副城要坚持走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道路,实现从“建区”到“造城”的转变,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3、加快发展六组团
余杭、良渚、塘栖和义蓬、瓜沥、临浦六个组团,要加强规划引领,加快承接主城人口及产业等转移,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卫星城。加快南湖新城、塘栖新城、湘湖新城等新城及“大美丽洲”良渚文化旅游综合体等综合体建设。以组团中心为重点,加快公共服务中心和城市道路、供水、供电系统、排污、环卫、燃气管道、高速信息网络等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宜居创业程度,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4、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全面加强城市管理,着力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智能化,提高城市运行效能。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整合管理资源,推进综合管理,形成管理合力,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促进管理重心下移。着力创新城市管理举措,完善“数字城管”。加强城市洁化、绿化、亮化、序化管理,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着力缓解交通“两难”问题,强化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组织方式,鼓励绿色出行,提倡外来车辆换乘。
第三节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1、积极发展中等城市
五县(市)城关要按照中等城市定位,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促进县(市)域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对接、功能延伸的能力,扩大旅游休闲、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合作,促进产业协作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五县(市)老城有机更新。加快桐庐凤川-江南新城、淳安青溪新城、建德洋安新城、富阳东洲新城、富阳创新创意产业新城、临安青山湖科创新城、临安锦南新城等新城及桐庐县城滨江商住综合体、千岛湖进贤湾国际旅游综合体、富阳东洲岛城市“大阳台”综合体、临安太湖源国际生态文化村等综合体建设。
2、大力培育中心镇
按照小城市定位,通过完善规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把省、市级中心镇培育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社会事业进步、功能设施完善的区域经济社会中心。重点将部分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培育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完善县域城镇布局,加强中心镇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扩大中心镇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支持中心镇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对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给予适当倾斜。加强中心镇建立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风情小镇”创建,发展一批特色城镇。切实加强行政区划管理。
3、切实加强区县(市)协作发展
充分发挥杭州市区在产业、资金、市场、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增强市区对五县(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五县(市)发展的财政投入。继续推进“旅游西进”、“交通西进”,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效对接。建立杭州城区与五县(市)对口协作机制,各城区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对口协作县(市)。优化市域产业布局,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市级产业集聚区。鼓励杭州市区投资主体参与县(市)产业集聚区开发,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动城区工业功能区和县(市)重点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挂钩,建立企业搬迁对口协作关系。以区县(市)产业协作带动市县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生态共建。加强区、县(市)人员交流。大力发展郊区经济,实现区县(市)合作双赢。
第四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积极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扶持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鼓励扶持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拓展农民就业致富门路,提高农民创业创收能力。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历史建筑保护、下山移民、生态村建设、农村庭院整治。统筹协调市县财政,完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投资体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在道路交通、水、电、互联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实现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中心村培育和特色村建设力度,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健康农村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年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农村文化室、图书室、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
4、促进农村人口转移转化
以农民工作为户籍制度的突破口,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逐步实现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保障。重点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及中心镇集聚。深入实施下山(库区)移民工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推进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工作,探索农民工在城市落户工作。加快乡镇撤并,条件成熟的改成街道。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和素质提升,加快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多渠道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第五章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综合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实施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四大体系工程”,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节构筑综合交通体系
1、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构建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建成杭长(沙)、杭甬、宁杭、杭黄客运专线,推进杭台温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和建设,谋划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铁路货运专线建设。加快建设杭长(兴)、千黄、临金和杭新景二期建德段等高速公路,拓宽改造杭金衢、杭宁、绕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杭州都市圈环线,重点加快钱江通道及接线(钱江大道)、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建设。改造现有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新建改建国、省道一级公路214公里,二级公路119公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新增农村联网公路1000公里。加强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黄金水道”建设,推进京杭运河二通道等航道和港口码头建设。
2、加强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发挥“公、铁、水、空港”枢纽的综合优势,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实施杭州东站、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打造集铁路、公路、水路、公交等交通工具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交通枢纽。实施城站改造工程。加快客运和货运站场建设,加快物流设施建设。建成杭州汽车南站、萧山客运总站、余杭临平客运总站等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加快空港建设,实施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空港物流保税中心,进一步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积极开辟欧美等新的国际航线航班,提高旅客和货邮吞吐能力,成为浦东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大力推进五县(市)交通枢纽、节点体系建设。
3、加快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
建成东湖-九堡大桥-通城快速路、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秋石-风情快速路、德胜快速路东西段、机场高速改造,加快建设环北-艮山快速路、江南大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九堡大桥、望江路过江隧道等钱塘江越江通道项目建设,建成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三纵五横”快速路骨架系统。
4、推进城市大公交系统建设
坚持“公交优先”,加快形成地铁、公共汽车、出租汽车、水上巴士、免费单车一体化的大公共交通系统。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加快建设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力争启动轨道交通延伸至县(市)。优化公交线网,继续推进快速公交5号线、7号线等线路建设。完善“免费单车”服务点。加快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完善停车新政,实现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同步协调发展。
第二节构建水利设施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体系
1、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建设防洪排涝骨干工程,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重点缓解易涝区和城市扩大区的洪涝灾害。加快实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南排杭州三堡排涝工程、萧山钱江水利枢纽工程、城市防洪及中型水库。抓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提高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防洪避灾能力。继续实施强塘工程,全面完成钱塘江海塘、分水江干流堤防、浦阳江标准塘工程、富春江东洲北支河道等主要河流干流堤防加固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市防范和抵御局地性强降雨、突发性山洪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2、强化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供水保证率,增强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建设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全面建成闲林水库、萧山湘湖、余杭三白潭。推进水厂供水能力扩建工程,逐步实现供水系统联网运行和市区水源南北两岸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网络,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城市和主要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标准,解决和改善提高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采取乡镇分片集中供水、以村为单位分散供水等模式扩大供水范围,全面解决3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3、优化水资源利用体系
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构建供水安全保障网,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城区引配水工程建设,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区域水体流动,使生态水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开展小砾山西水东引工程建设,推进千岛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加大钱塘江流域等水系保护力度,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节优化能源保障体系
1、推进电源、电网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继续加快发展电网,提升电力通道利用率,保障电力供应。重点建设江东天然气热电厂和萧山天然气发电二期工程,完善小水电布局。提高杭州电网受入电源保障水平,重点解决500千伏电源变电所布点不足及主城区220、110千伏电网瓶颈问题,保障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钱江新城等新城区的电力供应,以中心镇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集约农网建设。新扩建500千伏萧浦、钱江、萧东等变电所4座,220千伏变电所28座,110千伏变电所81座。积极建设节能、低碳、环保型智能电网,提高电网的智能控制能力,建设供电充裕、运行可靠、网架合理、装备先进、技术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建成用电环节综合智能化体系。
2、加强天然气利用
全面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重点加强西气东输一线、川气、西气东输二线、东海气、进口LNG等5大供应气源联系,成环接纳各种气源。做好场站建设和管道敷设工作,重点推进之江至320国道段管道、富阳支线阀室向东南方向穿越钱塘江至滨江站和下沙门站至江东门站建设。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做好用气调度,建设应急储备气源站,有效提高安全、稳定的供气能力。实行统一的天然气市场价格和公平的用气环境。
3、推广新能源开发利用
优化提升用能结构,加快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实施“阳光屋顶”应用示范计划,应用光电发电的公共建筑、企业厂房、住宅小区等屋顶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综合应用规模达到50兆瓦,成为省内绿色能源应用的主要基地。加快建设太阳能光伏示范电站,建成10MW示范站1座,1MW以上示范站7座。大力发展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推进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笤溪等水源和地下水热能资源利用。
4、强化成品油保障
继续发挥国家石油公司的主渠道作用,吸引国内外多种渠道油品资源的流入,保障市场供应充足、稳定。增加石油储备规模,推进油品贮备库建设。新建扩建总管塘油库,尽快建成余杭仁和油库。新建诸暨油库-桐庐(江南)油库的长输管线。合理布局终端供油站点。
第四节建设高速信息网络体系
1、推进“三网融合”发展
探索“三网融合”的管理模式和机制,积极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全面提升“三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智能网、软交换、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全面实现广播电视业务高清化、互动化。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新业态、新应用产业的发展。
2、加快“智能杭州”建设
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实施电子政务整合提升工程,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以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为基础,建立城市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完善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实施“数字城管”工程。加快推进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全面推进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面向家庭的电子社区网络,全面实施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构建标准信息平台,积极建设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坚持关键技术、标准体系和示范应用“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3、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防范综合支撑平台。加大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创新体系。建设电子政务统一的网络信任平台,建立面向社会、互联互通的电子认证体系,支持网上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电子印章的应用。建成信息安全综合测评认证平台,建立集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安全测评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安全技术服务体系。
第六章建设生态型城市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扎实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
1、强化生态屏障建设
建设保护好西北部生态带、西南部生态带、南部生态带、东南部生态带、东部生态带、北部生态带。优化城市绿化、山区绿化、平原绿化、村庄绿化,加强湿地建设,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在确保“城市增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森林增氧、农民增收、林业增汇、社会增彩”的国土绿化发展目标,积极培育碳汇能力。
2、积极开展生态修复
保护和建设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三江两岸”生态景观。全面推进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大力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采取截污纳管、清淤、配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治理河道水质。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在重点河流、河段以及重点水功能区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污染物降解能力和自净能力,全面改善市区河道水质。开展土壤生态修复,加强污染耕地、污染场地以及废弃矿场、垃圾填埋场的环境修复,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湿地、废弃矿山、沿海滩涂生态修复。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加大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跨界断面河流水量水质目标考核与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机制,逐步提高源头地区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和收益水平。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探索建立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种环境与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制度。
4、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重点做好饮用水源、地下水资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县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的监测,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全天候实时监控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危险废物处置、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动植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灾害的防控体系,建设大气复合污染物综合监测及预测预警系统。探索建立碳汇监测与评价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
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
1、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
深入实施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工程减排,加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增量控制和减排潜力挖掘,实现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目标。根据行业特点、各地现有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的减排政策。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
2、扎实推进环境治理
全面开展清洁空气行动,进一步实施半山和北大桥地区大气污染整治,深化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和升级改造,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坚持预防为主,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做好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控制噪声污染,营造清静的生活生产环境。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村庄整治、农村绿化和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
3、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加快城西污水处理厂、七格污水处理厂四期、临江污水处理厂二期、临平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强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现有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程改造,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再生水回用率和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完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清洁直运。
第三节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进开发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进分布式供热,把燃煤量、用热量大的企业搬迁集中到热电厂集中供热的范围内。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鼓励发展再制造和再利用产业。创新农作制度,积极培育种养结合新模式,促进资源再利用。
2、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
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推行能源合同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有偿使用,实施阶梯水价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农业节约用水、工业废水回收再利用和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建设。推行绿色制造,加强企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节材设计、节材包装。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转变粗放型用地方式,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城镇闲散用地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积极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地下发展,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
3、强化资源综合利用
加大工业余热、雨水集蓄、中水回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构建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推行现代化开采工艺,发展深加工和精加工,形成产品系列化。支持共生、伴生和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和综合回收率。健全采矿权有偿出让制度。
第四节建设低碳城市
1、发展低碳经济
培育壮大低碳产业,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风电、水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低碳科技,加强与名校大所合作,建立低碳实验室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基地,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低碳设计,以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制造、储运、流通、消费、回收等环节的资源能源消耗,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加快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低碳农业,改造林相结构,发展碳汇林业。
2、打造低碳生活
推广节能低碳建筑,逐步开展对现有建筑的低碳改造,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建设完善低碳交通系统,推广低碳交通工具。打造一批标杆性低碳社区,推进绿色学校、绿色办公等行动计划的实施。传播普及低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促进人们衣、食、住、行、用等向低碳模式转变。
3、加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设杭州市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改造全市气象、林水、国土等自动监测系统,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开展气候变化和大气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做好各种防灾减灾预案,延伸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普及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知识,适时举行全民预防灾害演习,提升防灾减灾应急能力。
第七章建设创新型城市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为契机,以建设“天堂硅谷”为目标,将创新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深入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
第一节建设科技强市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优质创新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科技文献大型仪器共享机制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等,组织重大科研、攻关、应用和推广项目,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实施十大科技专项,力争在重大技术上取得新突破。
2、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提升公共技术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公益性、开放性、基础性的科技服务平台。推进产业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块状经济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科技金融合作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设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家,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0家,培育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000家。
3、加强市校战略合作
大力推进杭州与浙江大学、中国美院、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继续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加快“西溪谷”和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科技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研发机构,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技术创新联盟和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国家重点大学、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和央企科技集团为重点,引进、共建和培育科技创新载体5家。
4、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机构及其他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深化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开展股权激励试点。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优化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品牌和标准化战略,推进质量强市和标准化强市建设。做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建设商标战略示范城市,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探索建立知识市场。
第二节建设教育强市
1、普及优质基础教育
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品质为突出重点。强化学前教育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杭州特色管理体制,促进学前教育高起点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市域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全面发展。实施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工程,促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完善城乡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特殊教育全纳型持续发展。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学校环境,推进标准化、小班化建设。以集团、联盟、共同体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名校集团化,深化集约办学,优化教育资源。
2、加快提升高等教育
完善高教园区建设,支持在杭部省属高校发展,推动杭州师范大学建设全省一流综合性大学,推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属高校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增强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能力为重点,着力加强市属高等院校建设。扶持市属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开展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专业、特色专业、重点实训基地、精品课程等项目建设。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需求,培养多层次技能型实用人才。围绕行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扩大、调整和优化学校布局以及专业结构,加强专业现代化和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推动多样化、差异化发展。(下转A5版)
专栏4基础设施十大工程
工程名称
高铁
地铁
(轨道交通)
高速公路
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快速路网
空港二期
内河水运航道
水利和水资源
利用
电力建设
三网融合
建设内容
确保建成杭长、杭甬、宁杭、杭黄客运专线,成为国内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建成地铁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行,加快建设地铁二期工程,初步形成市区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力争启动轨道交通延伸至县(市)。
加快建设杭州都市圈环线,建成临金高速、千黄高速、杭长高速。
建成杭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推进杭州铁路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施城站改造。
建成东湖-九堡大桥-通城快速路、之江大桥-彩虹快速路、秋石-风情快速路工程、德胜快速路、机场高速公路。
建成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和空港物流园区。
加快实施京杭运河杭州段“四改三”工程,新建二通道26.4公里。推进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
实施钱塘江防洪排涝堤塘加固工程、杭嘉湖南排杭州三堡排涝工程、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全面建成闲林水库、萧山湘湖、余杭三白潭,开展千岛湖引水工程前期工作。
建设10000KV浙北-浙中特高压线路(杭州段),500KV浙西南大通道(杭州段)、萧浦变二期扩建工程和钱江、萧东、富西输变电工程,220KV输变电工程,11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电信、移动、联通传输网络(基站)项目,实施光纤到户工程,建设云计算、物联网基地。
“十二五”投资额
340亿元
750亿元
200亿元
220亿元
250亿元
130亿元
120亿元
120亿元
230亿元
220亿元
注:“十二五”投资额为初步估算数。
专栏5生态建设十大工程
1. “三江两岸”工程:统一规划、分段实施,扎实推进三江两岸景观带建设,保护好“三江两岸”自然生态和古建筑,努力把“三江两岸”打造成为一条富民带和生态带。
2.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成绕城公路范围内1公里以上291条河道综合整治,加快绕城外区域河道整治,市区河道水质摘掉劣五类帽子。大力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整治。
3.大气污染整治工程:深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建设施工扬尘治理,加快机动车尾气治理,开展居民区油烟整治,实施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90%以上,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4.噪声整治工程:加强对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房屋装修、娱乐活动)等噪声监控与治理。加强对中高考等特殊时期的噪声监管。
5.绿色交通工程:推广清洁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天然气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达到2万辆以上,市区环保型公交车比例达到15%。加快“免费单车”服务系统建设。居民绿色出行比例达到35%。
6.清洁能源工程: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扩大天然气供气区域,推进燃煤热电厂天然气改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全市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例达到21%。
7.废弃物再生利用工程:建设杭州天子岭生活垃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废旧电器电子回收处理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示范工程、五县(市)生活垃圾处置工程等。
8.开发区生态化改造工程:完成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的生态化改造,达到国家级生态工业生态园区建设要求。50%以上市级特色工业功能区完成生态化改造。
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大力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病虫害无害化治理技术,大力提倡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实施沃土工程,推广平衡配方施肥和生态种养模式,扩大禁养区。
10.生态文化工程: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道德规范,发布杭州市生态文明公约,发挥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遗址公园、植物园等在培育生态文化的作用。生态文明宣传普及率达到90%,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环保公益性活动的比例达到100%。
专栏3重点培育27个中心镇
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市、临安市、桐庐县、建德市
淳安县瓜沥镇*、临浦镇、河上镇
塘栖镇*、余杭镇、瓶窑镇、良渚镇
新登镇*、大源镇、场口镇、万市镇
昌化镇、於潜镇、太湖源镇、高虹镇
分水镇*、横村镇、富春江镇、江南镇
乾潭镇、梅城镇、寿昌镇、大同镇
汾口镇、威坪镇、姜家镇、临岐镇
注:带“*”的为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
专栏6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创新平台
重大科技十大专项
1.软件技术
2.生物技术
3.新能源技术
4.节能环保技术
5.新能源汽车技术
6.高端装备制造技术
7.物联网技术
8.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技术
9.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
10.公共安全与卫生技术科技创新十大平台
1.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
3.青山湖科技城
4.大江东创新基地
5.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中国美术学院国家科技园
7.浙江省大学科技园
8.新加坡科技园
9.余杭创新基地
10.富阳银湖科创园
(紧接A4版)实施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或重点职业院校。组建多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发展,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4、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和师资激励保障机制,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计划,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和社会培训事业,探索公共资源支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发展机制,完善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机制。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和民主管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和学习型学校文化。健全教育普惠机制,统筹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完善教育开放体系,实施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战略。
第三节建设人才强市
1、确立人才优先发展要求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财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把实施人才发展规划与实施科技规划、教育规划相互衔接,建立人才数量、质量、结构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增强人才发展的前瞻性、计划性和针对性。
2、打造人才创业创新平台
大力支持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建设,发挥高新区(滨江)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临安青山湖科技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努力创建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钱江特聘专家计划、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
3、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完善党管人才新格局,建立完善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人才评价发现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和个人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
4、优化人才发展外部环境
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在杭自主创业。探索建立城乡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政策,积极引导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人才向五县(市)流动。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积极推进人才专项住房政策,制定实施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探索推进市校(院)合作政策。大力宣传人才政策、先进典型和优秀人才,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努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才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八章建设学习型城市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构建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服务体系为支撑,加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1、着力提高全民素质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2、弘扬杭州人文精神
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文明道德新风尚。大力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城市人文精神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杭州创新创业文化。进一步挖掘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丰富的内涵、表现方式和重点领域,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对培育创业文化、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和促进文化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3、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加强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建设现代化的公民社会,促进全体市民的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加大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完善科普设施网络,增强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特色学校、科普场馆、活动中心等科普展教功能。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县、市)5个。
4、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智囊作用。进一步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抓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建设和科研方向。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提升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性理论研究水平,学科实力和学术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中居于前列。
第二节构建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服务体系
1、全面推进终身教育
积极发展岗位培训、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继续教育,推进终身教育网络、公共平台和学习激励机制建设。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的数字化终身学习体系。完善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村(居)民学校四级网络,全面提升社区教育功能与办学品质。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建立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实施“双证制”教育,逐步由城区向农村推进,由业余培训向全日制教育推进,由职业院校向普通高校推进。
2、加强学习型组织和活动载体建设
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基础,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带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民间组织、学习型社区(村)、学习型家庭创建,推动学习型组织向社会方方面面延伸覆盖。把建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五进”活动,继续办好“西湖读书节”,开设品牌特色讲坛,构建社区“学习圈”,实施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举办传统文化节,办好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及青少年校外专门活动场所建设。
第三节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实施文化精品战略
提升艺术原创能力,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杭州特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文艺精品。发现、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内一流的文艺家。积极引导群众自主参与各种形式的文艺创作活动,建立群众文化优秀作品的创作、选拔和推广机制。努力打造3~5台(部)达到国家级水平的舞台艺术精品。进一步繁荣影视、动画精品创作,推进制播分离,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提高原创影视动画创作水平。广播电视各有2~3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专题栏目。完善精品出版和畅销书出版生产营销机制,形成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版门类和出版品牌。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文化资源共享,狠抓文化惠民工程,引导文化资源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推进特色文化广场建设,普及“新杭州人文化家园”,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社会免费开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办好“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西湖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
3、推进文化传播工程
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推进新闻核心业务数字化,提升主流媒体竞争力。强化广播影视传输能力,构建适应多种新媒体需要的节目集成播控平台,加快电视节目制作高清化进程。基本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县级(含)以上城市,全市数字电影银幕比例达到100%。推进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发展数字印刷,加强网络媒体品牌建设。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开拓视频点播、车载电视、数字报纸、手机报纸、电子图书馆等新型传播载体和业务。
4、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强化政策扶持,以文化创意融入为核心,带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培育、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走出去”。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国有文化企业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改革。建立市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和公共参与机制,培养市民表达需求和参与决策的自觉意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研究符合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发展体育事业
1、大力发展群众体育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系统。鼓励各地发掘传统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加强群众体育运动品牌建设,健全和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加强国民体质测定和监测,特别注重提高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所占比例逐年提高,体育人口逐年增长。
2、提升体育整体水平
深化“强基育苗”工程,壮大我市游泳、射击等传统优势和潜优项目,完善市、区(县)两级业余训练网点布局。积极参与和举办国内外体育大赛,办好第八届全国残运会,争取申办城运会或承办省级、全国性和国际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提升我市承办国际单项和国内大型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的能力。
3、完善体育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杭州奥体博览中心等重点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区级体育设施和组团片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在主城区各街道社区内,加快改造和建设一批示范性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扩大农村健身点覆盖面。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和向社会开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第九章加强社会建设
将改善社会民生和完善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破七难为民生导向,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丰富“破七难”的内涵,形成“7+X”新框架,推动经济增长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扩大社会就业
1、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
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以城镇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深入实施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行政村、创业型城市和提升劳动者素质”四大行动计划,打造充分就业城市。力争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行政村创建达标率100%。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2、以创业带动就业
围绕打造“和谐创业”杭州模式,全面推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大力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一条龙”的工作机制。大力帮助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创业,进一步提高创业成功率。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园及创业社团建设,创新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建立城乡统筹、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加强全市农村乡镇、行政村劳动保障服务站(室)的建设,抓好学历和技能培训,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再就业问题。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双管齐下,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切实引导企业履行市场责任、用工责任、环保责任和公益慈善责任。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建设顺畅、高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大劳动执法和监督力度,保证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保障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重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用。
第二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积极推进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提高养老待遇水平,鼓励有条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积极做好城乡居民的参保缴费工作,确保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切实维护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权益。逐步实现市域范围内“一卡通”。完善企业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加强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逐步实现杭州人与“新杭州人”、市区与五县(市)居民“同城同待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参保率进一步提高。
2、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深化“春风行动”,完善“四级救助”网络,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优抚对象的抚恤、生活补助标准。完善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确保城乡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落实对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政策措施,并逐步向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延伸。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推进救助管理站规范化建设,迁建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全市8个救助管理站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打造“阳光慈善”。
3、构建社会福利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政府扶持为后盾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5000张床位的大型养老机构。扶持社会兴办养老机构发展,落实新建养老机构床位补助和运营补贴。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站)实现全覆盖。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及服务体系,新建仁爱家园100家。
4、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协调、租售并举、以租为主、应保尽保原则,以“夹心层”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人才专项用房建设,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住房保障体系,破解“住房难”问题,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让市民和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安居乐业。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使用监管。
第三节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建设,率先建立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推进“名院集团化”管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稳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水平,逐步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标准,不断提高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探索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建立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合理布局医疗机构,完善城市15分钟、农村20分钟卫生服务圈。在市区新建启用8家市属三甲医院,五县(市)各创建1~2家三级医院。加强县级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畅通的“双向转诊”制度。推进以社区全科医生培养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到2015年,每千人执业(助理执业)医师数达到3.8人,每千人床位数达到8.6张。加强中医“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规范化,强化行业标准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加强公共卫生保障
推进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患者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快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装备建设。加强精神心理卫生工作,开展心理疏导,促进身心健康。健全医疗救治网络,强化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急救水平。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善疾控机构基础设施,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与水平。完善妇幼保健体系,保障其基本权利。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建设残疾人康复设施。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建设。
第四节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1、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人民群众需求最迫切的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养老服务、公共体育等服务为重点,强化增量资源向新城、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积极盘活优化存量资源,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市场、义务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产业市场、公共安全网络、生态安全体系,扩大城乡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
2、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财政优先保障机制,加大对公共品供给的财政支持力度,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随财政收入增长而逐年增长的机制,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逐步增加均等化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与特定目标相联系的专项拨款规模,增强区、县(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3、创新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明确以公益性社会事业尤其是基础公益社会事业为政府投资重点。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放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准入限制,鼓励采用政府购买、特许经营等方式,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和运营。探索公共服务项目经营权转让机制,采取BOT、公私合营等方式向社会资本转让全部或部分经营权,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第五节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1、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
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城乡社区下移,发挥社区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推动基层自治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形成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积极构建“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社区服务”的新型城乡社区管理体系。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赋予其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养老服务、法律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综合服务功能。
2、完善多元化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注重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将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解释、专业调解、仲裁调解“五调促和”体系。建立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维稳风险等级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群体性事件预防预警和处置机制、征占土地的补偿机制、利益受侵害的赔偿机制、失业人员的培训再就业机制、分配收入调节机制。
3、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110社会联运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长效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巩固小餐饮、小食品、小作坊整治成果,加强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品牌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深入进行安全教育,推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社会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完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立动态化的危机管理机制。推进民防建设,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支持驻杭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各项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队伍建设。加强国防教育,深化双拥共建,充分发挥驻杭部队在杭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提高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积极完善人口和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建立人口调控机制。加强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人口服务管理新平台。坚持平等对待、人性化管理,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维权法庭,完善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机构。
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实施“民主民生”战略,加强“法治杭州”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发展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和司法权威。
6、推进“信用杭州”建设
构建市域社会信用体系,通过征信项目建设,完善“杭州市政府联合征信系统”平台,着力推进各区、县(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诚信守法的服务型政府,引领我市社会信用建设发展。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培育诚信守法的市场主体。努力提高个人信用水平,促进个人信用消费,发挥个人信用对社会信用体系及市场经济的基础和支持作用。大力推进公共管理、服务等行业信用建设。培育信用市场服务中介机构,建立完善信用中介机构准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开设信用评级机构,形成竞争适度、结构合理的信用评级市场和信用中介服务市场。完善信用保障机制,推行社会信用教育,营造良好的信用舆论环境。
第十章深化体制改革
以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农村、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为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一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1、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置换城镇产权住房、以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试点。完善土地要素市场,支持县(市)及中心镇成立土地整治和城镇投资开发公司,将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获得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等纳入交易市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和组织化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探索实现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多种途径,保证占补耕地质量相当,鼓励占补耕地集中连片。
2、完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
继续开展排污权交易,不断完善排污权交易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开展碳交易,制订和完善碳交易相关规则,建立健全服务平台。创新激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政策,努力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和激励机制。建立江河源头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促进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以“均股均利”为主要形式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积极推动地方金融创新
进一步推进地方投融资体制创新,引导和鼓励各类基金的发展,完善风险、创业、产业投资体系。继续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进一步推进地方本土金融组织创新,实现杭州银行上市、杭州联合银行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并跨区域发展,在两区五县(市)选择农信社实施向小型农村商业银行的改组转型。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公司,加强与国内外投融资机构的合作,共建新的杭商金融机构。
进一步推进地方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办好科技银行、创投服务中心、产权交易所,健全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体系,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试点探索农村资金互助社,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
第二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打造民营经济强市
进一步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营造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体制环境。开展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开展行业内并购重组。引导民营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走自身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加强与国资、外资的融合与嫁接,促进民营企业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实力,促进我市从民营经济大市向民营经济强市跨越。
2、加强国有资本营运管理
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构建国有资产营运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营运能力,促进国有资源优化配置。合并重组行业相近、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营运机构。做大做强资产规模较大、营运能力较强的营运机构。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企业重大事项监管体系等各项出资人制度,完善国有资本营运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完善区、县(市)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营运机制改革。
3、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理清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推进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财政供给方式改革和事业单位整合等改革。推进岗位设置管理,完善人员聘用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从行政任用关系向聘用关系的转变。实行绩效管理,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
4、提升社会中介组织功能
坚持培养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原则。简化登记制度,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大力培育发展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志愿团体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开展政府职能向行业协会转移的改革试点。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将可由社会承担的行政、事业职能逐步转移到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
第三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适时推进机构改革。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市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整合公共资源等职能。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执法规范化,提升政府权威和执法公信力。深化完善综合考评,强化绩效管理,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推进政府创新。清理规范现有行政服务项目,简化行政服务程序,降低行政服务成本。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动行政机关内部行政许可职能整合与集中改革,完善投资项目审批联动机制。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设立,逐步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监管长效机制。
2、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探索建立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听证等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辅助系统,推进市民代表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全体会议并网上直播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监督体系。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数字监察”系统建设,实现对各类行政审批事项运行过程实时监督的全覆盖。进一步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两家两中心”,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打造网上行政服务中心。
3、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咨询评估制度,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在更大范围内抓紧推行。不断健全政府投资监管稽查制度。
4、健全公共财政体系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公共服务支出比重。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运行管理。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制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明确购买服务的范围、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评估监管。推行财政信息公开,实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评价结果和财政性投资工程审价结果公开制度。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绩效预算制度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探索涉及财政资金的审计报告向社会公开的办法和途径,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
第十一章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以国际化视野谋划杭州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推进“四外”联动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第一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1、提高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
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巩固现有出口竞争优势,着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推进外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上贸易。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兴贸,建立健全出口品牌扶持体系,完善出口商品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推进商标国际注册,增强出口企业研发、设计、营销等能力,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经贸大企业,提高外贸综合效益。
2、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巩固传统出口产品优势,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鼓励高附加值工业品、节能环保产品、大型成套设备、文化创意作品等出口。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出口基地建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向海关监管区集中。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稳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努力拓展东盟、中东、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高度重视进口贸易,积极扩大鼓励类进口贸易,引导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及设备、重要能源资源。
3、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
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充分挖掘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加快优势特色服务贸易发展,巩固扩大软件、动漫、文化等产品出口优势,积极培育广播影视、教育、中医药服务、旅游、建筑、国际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产品出口。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导,积极发展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等多领域的服务外包,积极打造“世界办公室”,努力建成国际知名金融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国内领先的软件外包开发中心和中小企业的托管应用管理中心,加强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4、健全国际贸易风险应对机制
推进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和示范点建设,健全外贸运行监测和应急机制。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增强企业规避非关税壁垒的能力。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境外服务。引导企业利用各种工具,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鼓励行业协会、涉案企业积极开展境外知识产权维权,增强企业国际话语权。
第二节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
1、优化利用内外资结构
坚持高端取向和内外资并举,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招商,特别是十大产业的招商。加大楼宇(总部)和央企、国企、浙商的招商力度,着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加快引进技术层次高、产业优势强、辐射范围大、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积极引进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及成果,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制度和经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创新利用内外资方式
积极拓展利用内外资渠道,发挥民营企业和现有外资企业在利用内外资中的生力军作用,积极探索以国际融资租赁、转让股权、承包、并购等多种形式推动引外工作。加快实施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强强联合、重组改制、海外融资等多种引资方式。进一步推进地块招商、楼宇招商和驻点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拓展招商引资平台
充分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主平台作用,加强各级开发区的整合提升,在外商投资密集度较高的区域,大力打造外商投资综合功能区,提供便捷、舒适的商务与生活环境,推动优质要素和重要资源集中。进一步优化投资创业软环境,提高审批效率,改善要素供给,降低商务成本,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利用外资服务体系。突出质量和效益,加快招商选资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第三节加快“走出去”步伐
1、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发挥大型龙头企业在境外投资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投资制造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销售研发、资本上市、工程承包、平台建设等“走出去”步伐。提高企业全球经营能力,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并购、参股、换股等资本运作。以境外工业园区和营销基地为主平台,加速建立境外工贸联盟,搭建境外产、供、销集群中心,形成海外优势产业链。制定境外投资扶持政策,完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维护“走出去”企业权益。
2、进一步打响杭商品牌
进一步提升对在外浙商、杭商的服务水平,建立在外浙商、杭商的工作联系网络,鼓励杭州企业在外建立杭州商会(协会)组织。鼓励在外杭商发展“杭州人经济”。发挥在外浙商、杭商人才资本优势,以乡情为纽带、市场为导向、共赢为目标,引导有条件的在外浙商、杭商回杭投资发展。加强异地在杭商会建设和管理,引导在杭商会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节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1、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主动参与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创新区域协调和合作机制,加快建设杭州都市圈。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重点加强资源、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合作。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共同加强新安江流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
2、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积极开展山海协作工程,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百村经济发展促进计划”,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巩固和发展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旅游、科技、人才、劳务、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做好对口帮扶四川阿坝州和甘孜州,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重庆工作。以项目扶持为载体,以人才培训为抓手,努力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推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抓好整村推进工程,援建公益事业。加强干部挂职交流工作。
3、扩大与港澳台合作交流
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产业对接。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优势,加强杭州与香港在金融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吸引银行、保险、投资基金和相关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来杭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开展资本、业务和人才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杭州企业赴香港上市融资,推动全市金融服务业发展。抓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机遇,全面扩大与台湾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吸引台资企业来杭投资,推动两地产业互动,实现共赢发展,加快建设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区、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强与澳门多元化交流,引导在杭企业积极利用澳门商贸服务平台开拓葡语国家市场。
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调控引导社会资源的作用,健全土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增强规划实施中的资源要素保障。加快规划立法进程,完善发展规划体系,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规划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制定规划《纲要》分解落实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要纳入各区、县(市)和市有关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全面推进规划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后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重要目标任务实施跟踪反馈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把“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十二五”规划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规划。全市人民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来源: 杭州日报)
版权所有 ©2017 浙江工商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r. Email:ghc@zjhzcc.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联系电话:(86)571-28877528 浙ICP备15014656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