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 校内办公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发展规划 > 省市规划
浙江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6-09-09 阅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十三五”时期总体部署,特制定《浙江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至2020年。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需求

(一)“十二五”科技进展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和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民生科技产业和民生公益事业两大主题,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与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攻克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改善民生重大科技需求,设立了生物技术(制药)、环保技术、海洋开发技术、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等4个专项。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流域生态治理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治疗晚期肺癌1.1类新药埃克替尼“凯美纳”上市,远洋科考船“向阳红10”下海,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获得了2013国内首台套项目的资助并投入使用。传染病防控、器官移植、微创外科、肿瘤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辅助生殖、新生儿缺陷筛查、心胸外科、致盲眼病防治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推广应用了一批科技成果。“十二五”期间,实施了减排技术、基层卫生适宜技术、服务业数字化技术等3个成果转化工程。2014年,设立了省级科技惠民计划专项,加快推进了一批面向基层综合集成示范的先进、成熟、适宜、安全的科技成果。推进了浙江省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和创新医疗器械在我省的示范应用。

科技创新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社会发展领域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90家,工程技术中心21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1个,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9家,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已创建省级以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37家(其中国家级14家)。实验区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短腿”局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如杨汛桥的“小城镇经济”、安吉的“生态经济”、温岭的“民主政治”、宁海的“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二)“十三五”发展需求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

污染治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运行成本与社会的实际承受力相比仍然偏高,智能化、成套化程度不够,应用基础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生物制药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品占比不高,生物药的比例偏低。中药现代化仍需加强,企业规模偏小,尚无产值超百亿元的制药企业。新药先导化合物研究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高端医学影像、生物医用材料和耗材、体外诊断等产品和技术应用不够。

疾病防治水平与民生需求相比有待提高。新发突发及输入性传染病的风险有所增加,心脑血管和代谢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然较高,预警预测、早期筛查、个体化治疗的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抗衰老和老年病防治前沿技术掌握不够。

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不高,高技术的引领作用和产业化水平较为薄弱,亟待通过海洋科技创新,将海洋大省提升为海洋强省。

公共安全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安全问题缺乏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研究。整合公共安全科技资源,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科技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按照“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组织,“攻关、示范、推广”一条龙统筹的要求,加强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海洋科技与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切实解决我省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引领城乡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效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

(二)发展目标

人口健康领域。显著提高我省传染病、肿瘤、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诊治水平,人口质量和生殖健康水平,以及危重病救治能力;显著降低我省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大力促进智慧养老方式的创新发展和精准医疗的加速实施;加强健康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显著提高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到2020年使我省人民的健康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生物医药领域。努力保持原料药与制剂、天然药物、生物疫苗等领域的全国领先地位;做强特色原料药及小分子化学药物、药物制剂、现代中药三大优势领域;培育生物制药、海洋药物两大新兴领域;加快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原料药基地等的建设;加快完善生物制药、生物疫苗、中药的研发体系;加速中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以浙八味为主材料,开发5-10个中药健康产品,加强智能化制药装备研发。

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布局我省医疗器械产业从中低端器械向高端医学影像装备、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高端医用耗材、先进体外诊断试剂与设备、医用级可穿戴式设备、高端康复设备等医疗器械转型,实现我省医疗器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资源环境领域。围绕我省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和“五水共治”等战略任务,在水污染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固体废物与土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管理监测和应急保障等重点领域攻克一批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为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提高我省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水平。

公共安全领域。重点加强气象、地质、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科技创新,基于大数据技术,不断加大灾害性气候预报精度和时间尺度研究力度,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努力提高台风暴雨下的流域灾害链预警预测技术、城市应对洪涝灾害技术,以及抗震防灾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的预警和应急救援技术研究,提升生产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社交媒体与监控视频大数据的一体化处理技术创新,有效建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实时检测系统,以及自动识别和跟踪特定嫌疑人的快速反应技术与系统,切实提升重要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能力与水平。

海洋科技领域。重点在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信息产业与服务、港口航道与港航物流、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环境灾害预警报等产业和服务领域,以产业化和技术突破为抓手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引进转化集成一批科技成果,自主研发一批关键装备,整体提升我省海洋科技实力,部分重点方向引领全国海洋科技。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公共事业领域。加强体育科技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体育科技与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推进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在体育产业的深入应用;创新文化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加大文化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促进文化科技环境进一步改善;积极拓展交通科技研发主体,集中力量突破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形成一系列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成果;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深化智慧旅游发展;通过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应用,以及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建设等,加快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重大产业、公益性、基础性等技术标准研制和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质量创新能力,以及可产业化科技创新成果标准转化率,在全国率先建成质量强省。

(三)具体目标

——突破100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在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开发研制相应产品和装备。

——打造30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创新示范)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补短板、强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探索实现区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环境美丽、百姓健康、社会和谐的发展模式和途径,打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验示范基地,推动实验区升格为示范区。

——创建20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带动基层医疗发展,对接国家战略部署,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组建由省内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领先的医院牵头,省、市、县(市、区)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参加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开展疾病诊疗技术研究、临床成果推广和人才队伍培养。

——建成一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积极支持社会发展科技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项目、基地、人才等各类计划支持,培养一支优秀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人才队伍。

三、战略重点

(一)加强疾病防治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1.重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的防控与救治新技术研究。重点开展重大和新发突发再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检测、监测预警、流行规律、早期筛查、早期诊断、临床救治,以及相关疫苗、防控产品的研发;初步建立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预警监测体系;建立我省主要环境有害因素基础数据库;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建立新发突发传染病中、西医临床防治新技术。

2.重要慢性病的预防、控制与诊治新技术研究。研究探讨我省肿瘤、代谢病、心脑血管病和骨质疏松症等重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与分布规律,研究相关疾病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预后与生存质量评价、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关键技术,以及风险预测模型、行为监测与干预技术、社区适宜技术、基于“互联网+”的慢病治疗技术;区域创伤救治和灾难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和防控预案;器官移植和外科微创技术应用领域的方法、材料与设备的创新;急慢性疾病的中医、西医早期干预关键技术和方案研究。

3.重要脏器衰竭的发病机制、预警预测及防治新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心、、脑和肠胃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的发病机理、早期预警预测、诊断治疗新技术的研究;相关疾病的早期干预和个体化治疗新方法的研究;建立和推广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技术体系。

4.抗衰老及老年病防治新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抗衰老技术、方法与产品的研究;早衰和衰老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群体预防、干预治疗;失能或高危老人管理、护理与康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老年多发疾病的规范化和个体化防控研究。

5.提高生殖健康和人口质量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优生优育新技术与新方法,严重出生缺陷的孕前、孕期及产后筛查、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治新技术、出生缺陷防控重大技术研究、儿童遗传性罕见病的诊治新技术、新生儿疾病早期智能筛查与防控技术研究;加强高龄妊娠与分娩及其相关疾病的规范化、个体化诊疗的研究及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

6.功能性疾病防治研究。开展重大与高发致盲性疾病和功能性眼病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等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重大神经与精神疾病,尤其是认知障碍以及压力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术,开展相关疾病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研究中、西医防治重大神经与精神疾病的新技术、方法和产品。

7.细胞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细胞治疗技术在重大与高发疾病治疗与制品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包括树突状细胞(DC)治疗、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在肿瘤、糖尿病等疾病治疗作用和机制研究;提升免疫特异性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关键技术研究。

8.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智能监控技术研究。开展公共卫生安全大数据库的结构化和非机构化数据库构建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基于大数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技术研发,开展监测预警信息的可视化和智能判别技术研究,初步建立重大突发传染病智能预警监测信息系统和健康医疗数据库,提高重大活动公共卫生保障能力。

9.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集成我省3D打印技术、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专家,形成产业、临床“链条设计”,开展细胞打印、组织打印、器官打印以及药效、毒理评价等方面研究;开展口腔、骨科等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逐渐形成成熟的医学3D打印技术应用链。

10.精准医疗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利用大规模超高通量的基因测序和系统性的大数据分析,研究基因组学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不断探寻针对疾病的有效用药靶点,推进个性化的治疗和预防。

(二)加强新药创制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发展

1.生物药物。重点开展基因工程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抗体工程药物、抗体偶联药物、生物疫苗、抗肿瘤免疫治疗等药物研发;加强生物技术制药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包括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生物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药物安全评价技术,以及生物类似药的研究开发等。

2.化学药物。加强‘全球新’化工创新药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新结构、新机制、新制剂和国外专利到期药物的研制;加强化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加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抗重症感染、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大品种化学药物生产过程替代的技术开发,完成一批有市场竞争力药物的技术改造等;研究开发连续反应技术、管式反应技术,研究适应于规模化制备的放大工艺,研制与连续、管式反应技术与工艺匹配的自动化反应装备。

3.中药药物。重点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中药健康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浙八味”等浙产中药资源的深度利用和开发;注重中药材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中药中间体制备、中药复方传统制剂的质量评价、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生态化种植、中药质量评价及控制、中药新药研发等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中药组分配伍研究;发掘和引进中药新资源,使中药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开发特色明显的提取分离装备、干燥装备和中药制剂成型装备,开展装备集成研究和示范应用研究。

4.海洋药物:加强海洋生物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抗HIV潜伏和作用于特定靶点的抗肿瘤活性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并进行产业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药物。

5.药物研发关键技术:强化各类药物临床前研究评价技术的系统、规范化体系。重点开展GLP规范在各类药物临床前有效性、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推广应用,适合药效评价的慢性疾病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干细胞和抗体药物安全性评价技术的研究,先导化合物的早期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大健康交叉学科技术研究,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药物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使我省的药物临床前研究评价技术处在国内领先水平,率先达到国际水平。

(三)加强医疗装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1.重大数字化医疗装备。重点研发高端MRIPETCT、内窥镜、超声及其相关复合成像等重大战略性产品;加快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内窥镜等重大产品的产品化开发和产业化发展,并开展手术机器人相关前沿技术的研发。

2.前沿诊疗和共性技术创新。重点开展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内植入医疗器械、高端医用耗材、先进体外诊断试剂及相关设备、医用级可穿戴式设备、高端康复设备、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植入材料和人工器官、先进中医设备前沿技术研究;重点突破数字化诊疗装备的质量安全测试、评价与控制技术及规范研究,及其专用检验与测试装备开发;开展工程化技术以及可靠性的加速验证方法研究、生物学效应评价及长期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快速评价研究。

3.创新医疗装备应用示范与评价。建立一批国产创新产品的临床应用示范和培训中心,系统开展国产创新产品的临床评价和示范应用研究;建立一批区域示范基地,结合区域常见多发病分级分层诊疗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我省国产医疗装备在基层的普及化推广与应用。

4.智慧医疗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以发展移动化、主动化、智能化、持续化、个性化、协同化的智慧医疗为方向,重点开展医疗健康信息集成与融合、医疗健康大数据、临床决策支持、海量数据存储与容灾、医院智慧化管理等前沿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一系列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信息系统产品,规划与实施一批区域性、跨机构、不同模式的应用示范。

5.康复器械的研究开发。重点针对盲人、聋哑人等特定群体,研究开发基于肌电、触摸等感知通道的新型可穿戴人机交互技术与相关器械;进一步提升人工电子耳蜗等具有浙江特色优势的高端康复医疗器械产品,提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推动相关康复产业的发展。

(四)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水污染防治。重点开发和推广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重点行业废水处理减排与再生利用技术、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养殖业污水处理技术、农田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流域水污染防治技术、河道湖泊等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水体富营养化综合防控和除藻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等;饮用水源保护、水质量与安全保障综合技术、饮用水深度净化和应急处理技术、水体污染应急处理技术、水处理和水体修复环境功能材料与智能装备、水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研发水体污染快速检测技术,开展不同水源水健康风险评估。

2.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开发和推广燃煤烟气除尘脱硫脱硝集成技术、固废焚烧烟气处理技术、重点行业VOCs和有毒有害废气污染净化和回收利用技术、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温室气体减排和固碳增汇技术、室内空气净化技术、pm2.5过滤材料与技术、大气污染应急处理技术、废气处理和空气净化环境功能材料与装备、环境空气监测技术与设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大气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研究建立大气污染健康危害预警预测平台。

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重点开发和推广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和焚烧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脱硫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河道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活垃圾分类技术、塑料等可再生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厨房垃圾快速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堆肥资源化利用技术、农副产品固体废弃物堆肥和饲料生产资源化利用技术、渔业固体废物堆肥和饲料生产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林牧渔业生物质固体废物快速脱水和高效除臭技术、重点行业工业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垃圾焚烧飞灰及煤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电子废物和废旧轮胎拆解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危险废物热解焚烧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固废脱水除臭等功能材料、固废处置装备等。

4.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研究开发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技术、重金属/有机物污染阻控与缓解的关键共性技术、重金属/有机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的关键共性技术、高风险工业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一体化修复的关键共性技术、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相关的新材料及智能装备,以及区域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综合防治的集成技术。

5.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重点研究开发大型石化及精细化工、食品精深加工、现代医药、新型特种造纸、金属深加工及制品等产业集聚区区域大尺度层面多产业生态链接关键技术、园区间循环经济动静脉产业耦合和共生构建关键技术、园区生态化发展关键技术、环境管理服务的决策支撑体系关键技术;印染、造纸、电镀、铅蓄电池、冶炼等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无毒低毒溶剂和催化剂替代工艺;农林废弃资源有效利用和削减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化学药及中间体密闭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提升绿色化制造水平。

6.环境监测。重点研究开发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与应急保障技术和装备;环境与污染源在线监测技术和仪器、特殊污染物和水质综合毒性的新型快速检测或在线监测技术与仪器、区域污染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环境大数据、云计算应用技术、饮用水水源污染和蓝藻水华预报预警技术与设备、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与设备、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场快速应急监测技术和便携式仪器设备、快速和在线实时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快速检测技术。

7.生态功能强化。重点开展生态公益林提质增效、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控、林业重大灾害防控、沿海防护林体系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平原绿化与城市森林景观优化、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开展围垦区湿地高固碳恢复技术与模式、人工湿地构建及水环境改善技术、湿地水鸟适栖地营建和管理技术和围垦区次生湿地生态效益评价技术、湿地公园管理与评估技术、滨海湿地红树林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乡村林业生态景观化技术、污染环境林业态治理技术、农村地表水森林湿地生态处理技术、乡村退化生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发挥森林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放氧等的作用;围绕林业生态屏障工程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配套集成,提升生态建设质量效益;着力突破公益林可持续经营、主导功能提升、沿海防护林体系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发展等关键技术,促进森林结构优化、蓄积增长,提升林业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五)加强公共安全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水平

1.防灾减灾科技创新。重点加强气象、地质、洪涝等灾害的预防预警科技创新,以及抗震防灾科技创新。

气象灾害预防预警科技创新。重点研究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机理和预测预报、临近预警方法;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突变及其变化的可预报性。开展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与气候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关键参数和过程的综合观测、通过高精度遥感对地面观测资料进行校准;开展气候环境对农作物、林特业生长过程的影响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农业灾害预警技术;构建适应气候变化防御极端事件的减灾防灾技术体系。

地质灾害预防预警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城市复杂环境地下空间开发的稳定性评价和对周围环境安全的影响规律;台风暴雨诱发地质灾害的监控预报方法;地下水的渗流方式及地下水位变化与滑坡稳定性的关系;小流域沟谷水动力特征。建立地质灾害综合分析评价体系和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环境条件变化诱发地质灾害可能性的预警预报系统;研究截、排水工程对控制地质灾害发生的有效技术方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稳定保障措施和环境安全控制方法;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林构建技术。

洪涝灾害预防预警科技创新。探索高强度人类活动的流域洪涝预警预测技术;研究新一代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作用;流域的洪水灾害评估及风险分析;城市洪涝致灾的多方面因子分析;构建城市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城市洪水淹没范围、淹没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研究减小城市洪水风险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立城市洪水预警预报决策支持系统。

抗震防灾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地震预测新方法与预警等新技术;强震灾害载荷作用下地下结构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规律;地震灾害模拟以及地震风险评估;优化编制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和应急预案;研究强地震发生时的地震信息技术保障和应急交通系统;研究灾后快速检测和修复技术等。

2.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围绕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安全生产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重点开展化工园区安全容量及事故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施(装置)的风险评估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的在线监测评估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设备研发;油气管网安全检测及防护技术研究;化学品泄露及燃爆事故应急监测技术研究、装备研发及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平台开发;堆填体防灾减灾预测预警技术研究。

3.公安领域科技创新。重点开展基础信息采集、情报信息综合应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大型活动安保、暴力恐怖及群体性事件防范处置、新型犯罪侦查、社会管理与服务、警用装备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视频图像智能化识别、提取、检索、结构化描述等技术研究;融合社交媒体和监控视频等,有效建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实时检测系统,以及自动识别和跟踪特定嫌疑人的快速反应技术与系统;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公安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构建;加快探索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感知公安业务应用;研究开发适应复杂环境、特定范围、多种通信手段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系统;超高层、地下、大空间建筑火灾和石油化工火灾以及地质、气象、化学等灾害事故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健全支撑公安各技术领域、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标准化技术体系。

4.生物安全科技创新。重点研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技术。加强病原生物样本库、二级和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生物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研发。开展生物恐怖袭击、生物安全意外事件等突发事件快速应对技术研发。开展G20峰会等重大社会活动的生物安全保障综合防御技术集成研究。

(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进程

1.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装备。围绕整合提升船舶产业,突破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豪华邮轮、游艇、远洋渔船、特种船舶、江海联运船舶等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绿色环保新船型。加快舱室设备、船用通讯导航及自动化装置、船用电子产品等船配产品的国产化,突破矢量推进器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研发;大力发展深水勘探、深水生产、远洋应急救援、深水远程补给、水下运载器等装备产品。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突破升沉补偿与主动控制装备制造技术,提高高端装备的国产化率。

2.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围绕近远海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开发近浅海和深远海(极端)微生物资源及其代谢产物;开发节能降耗与环境治理综合利用与海洋化工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高附加值健康食品生物酶、生物仿生材料、海养动物免疫制剂、海产品安全快速检测试剂盒等新产品;突破远洋渔业精准捕捞与船载保鲜加工技术,开展远洋渔业探测、捕捞、加工一体化技术应用示范。

3.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突破低成本、高性能大型海水淡化系统设计和建造核心技术,初步形成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建设能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海水淡化膜组器、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等海水淡化工程配套关键设备,逐步替代进口产品;开发满足远洋船舶、海上平台、海岛旅游度假区和野外应急等不同场合需求的海水淡化集成装置;研究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为驱动的海水淡化技术装备,推动海水淡化产业绿色化;开发浓海水制盐和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设备,形成较为完善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

4.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开发适合我省潮流能、波浪能、潮汐能特点的发电装置,重点突破适合海岛利用、达到模块化设计制造水平的数百千瓦级潮流能、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工程化设计开发及示范验证,掌握兆瓦级发电装置设计制造能力;研制海岛离网风电装备,突破离岸风电低成本、模块化、高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开发海岛多能互补独立供电系统并开展示范。

5.海洋信息产业与服务。重点研究物联网、海量存储、云计算、低功耗芯片、海洋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开发支持低功耗、高可靠、高性能、多核服务器设备和国产自主的云存储以及备份容灾系统等海洋电子产品;提高基于卫星和航空遥感的海洋信息面向社会的服务水平,支持面向应用的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物联网、三维仿真、视频监控、无线通讯等信息技术在海洋资源环境、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渔港渔船和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方面的建设和应用,增强海洋与渔业智能监测与监管能力;通过多源遥感观测技术、海底观测网、北斗卫星、AISGIS等信息技术,打造空天地信息一体化的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准确提供海洋动态变化,逐步提高防灾减灾的智能预警预报水平,着重提升海上重要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的安全救助和应急响应指挥能力等。

6.港口航道与港航物流。围绕“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构建,突破我省海岸带现代生态化港口建设、海上智能交通、大宗货物运输、港航应急决策和安全保障相关技术瓶颈。研究开发沿海或核心敏感区域海上通道保障、港口航道疏浚,大型水工建筑物及渗漏堤坝的快速无损探测、诊断和治理,海陆联动集疏运综合网络与信息集成等关键技术以及智能调度、港航水域污染等预警系统,并进行生态型数字化港航物流示范工程建设。

7.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开展近海环境观测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星地一体化的近海、群岛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立体监测与应用系统;深化对近海群岛海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演变过程的研究,建立近海、群岛海域生态系统演变动力学模型和开展演变趋势预测;研究典型海底荒漠化治理、近海养殖场污染治理、海产废弃物污染治理、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监测和治理技术,并选择重点区域开展应用示范;开展陆源污染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开展生态红线运行情况的立体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研究突发性大型船舶溢油、油库溢油、石油平台溢油及化学品泄漏和核事故等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监控,以及事故处置、修复及赔偿评估技术;实施生态海岛建设与示范。

8.海洋环境灾害预警预报。加强海洋观测资料数据同化技术研究,开展海洋灾害成灾机理和近海近岸精细化海洋环境预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开发近岸浪潮流耦合技术和河口与海岸带精细化漫滩数值模拟技术,重点保障目标精细化观测预警报技术与河口城市和河口地区洪水风暴潮耦合预警报技术;重点海域风暴潮、台风浪、赤潮等海洋灾害过程的生成和演变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及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划方法和避风港口防御海洋灾害能力评估等技术的研究,建立风暴潮、台风浪、赤潮、海啸、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系统。

(七)加强社会公共事业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水准

1.体育科技创新。以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创新发展为导向,重点发展智能化训练装备、体育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等先进设备和技术;重点围绕全民健身手段、载体和方法、国民体质检测、学生体质健康评价、运动健身效果评价和全民健身信息管理等开展研究,基于互联网+技术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孵化新兴产业;重点研究开发体育器材装备、体育健身产品以及特殊人群体育用品,大力推进体育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计算、智能控制与智能干预等智能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2.文化科技创新。重点围绕公共社会文化事业、文化遗产保护、文博事业、考古、图书出版与服务等领域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介和移动技术、虚拟技术、资源管理与集成技术等新技术新手段,促进文化载体更新换代,基础设备研发应用,服务模式升级转型;重点推进世界遗产、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等的预防性保护;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方法,围绕文物资源监管,加强动态监测,研发创新监测技术与设备,实现文物本体感知、安全监管; 重点围绕动漫游戏、演艺娱乐、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网络文化、数字文化服务、创意设计、图书制作出版等产业开展基础技术和集成创新技术、行业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应用技术等研究;依托新媒体、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渠道的快速发展,重点构建智慧博物馆,面向教育和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促进文化数字化信息的互联互通;开展文化和出版、影视动漫领域的融合创新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不断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产品内容,促进创新文化建设。

3.旅游科技创新。以科技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为主线,利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方法,围绕文物资源监管,加强世界遗产地的动态监测,以及围绕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监管,基于大数据技术,加强人流、车流动态实时监测,实现及时分流、智能疏导与统计分析;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深化旅游与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发展;加大数据库、精准营销、定向发布、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发挥科技在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和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4.教育科技创新。以推进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创新为导向,重点研究“互联网+教育”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构建相关技术支撑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优化教育资源,研究全民教育的新模式、新形态、新方法;加强在线教育、师生结合学习讨论与分析、游戏化学习、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运用新技术优化教育技术装备和学校教室、实验室等场所,建设创新实验室和校园智能感知环境,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和发展,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推进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新型互联网教育方式应用,构建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等专业培训体系和平台,提升全民的教育科技素养。

5.交通科技创新。重点围绕“互联网+”与交通运输的深度融合,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引导交通工程规范建设;提升物流综合服务水平;加强交通运行安全监测技术研究,提升交通安全运行与响应速度;加强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养护的技术攻关,不断提升科技在交通行业创新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6.城镇化建设创新。重点围绕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绿色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在楼宇、公共设施、工厂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强城市管理和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效率;选择不同特色和主题,开展科技支撑示范工作和特色城镇建设,如新能源应用示范、新型智能交通体系示范、生态宜居科技示范、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以及互联网创业小镇、梦想小镇、创客小镇、养生小镇等平台和创业社区、创业一条街建设。

7.质量标准创新。重点围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公共交通、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开展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标准的研制,以及医药、医疗器材、海洋装备、环保装备等高新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研制;继续加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实施、技术创新型企业建设、发明专利申报推荐、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培育、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高新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培育、新产品认定等方面支持力度。

8.养老机制创新。重点围绕老龄化社会的特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社区的功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自动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和自我保健康科普培训教育等,建立若干生活、保健、医疗、服务一体的创新管理服务社区示范,形成老年人家居养老的格局,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质量。

(八)可持续发展实验(创新示范)区建设

“十三五”时期在全省着力打造30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创新示范)区。

1.创新实验区建设思路。突出实验(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引领、特色推进、协调发展”的思路,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强化实验区主题示范功能,集聚各类科技计划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一批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的科技示范项目。

2.改进实验(创新示范)区管理工作。完善实验(创新示范)区管理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实验(创新示范)区激励与退出机制。加强省实验(创新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建设,统筹指导和协调实验(创新示范)区工作。鼓励和推荐符合条件的省级实验(创新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创新示范)区。加强实验(创新示范)区交流与培训。

3.加强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建设。推进研究会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功能建设,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创新示范)区建设和管理提供智力支撑。

(九)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

“十三五”时期在全省建立20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紧密围绕中心建设特定领域疾病诊疗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防、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诊疗规范和疗效评价研究,应用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等。

2.带动基层医疗发展。组织开展临床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开展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推动临床医学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全省疾病预防与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带动基层医疗机构防治水平的提高。

3.对接国家战略部署。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

共享,构建我省临床诊疗技术协同网络,发挥好引领、集成、带动、普及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4.促进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医学创新资源,在促进临床诊疗技术提高的同时,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临床医学协同创新,带动新药创制、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健康产业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把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优化项目顶层设计、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成果示范应用、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为社会发展科技规划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支撑,确保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取得更大成就。

(一)以实施重大项目为牵引,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一是优化科技项目设计。按照“系统化设计、一体化布局、阶段性安排、持续性支持”的设计原则,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发展的系统部署,会同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市科技部门,集合各领域专家力量,优化项目顶层设计和组织流程,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集成和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二是合理统筹项目布局。围绕医药卫生(疾病诊治、生物制药、生物疫苗、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资源环境、海洋科技、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和其他事业(文化、旅游、体育、教育、交通、消防),组织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三是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继续推行项目中期检查、项目验收财务审计制度、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制度等,不断提高项目实施绩效。四是加强联动,增强力量。进一步加强省、市、县联动,共同出资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加强参与国家的重大科技活动,鼓励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加强与科技部等国家有关部委、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科技院所等单位的联动,为浙江社会发展科技领域争取更多科技资源。

(二)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提高成果转化工程的转化效率。重点做好“十二五”重大成果转化工程、环保技术成果转化工程、十百千万工程的成果推广工作,通过建立技术推广点,开展技术服务等服务模式,扩大推广范围,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二是推进科技惠民项目的组织实施。支持地方利用省内外先进、成熟、适宜、安全的科技成果,立足县域经济社会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支撑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当地亟需改善的民生问题。三是开展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大胆尝试。结合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培育我省临床医学科技研究资源和研究力量的重要平台,探索新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强多学科协同攻关,提高医药卫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临床转化医学研究效率,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四是增强科技成果对“五水共治”的支撑作用。大力发挥科技专家组和工作组对地方五水共治的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加速科技治水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

(三)推进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一是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研究会建设管理。修订完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指标体系,完善实验区授牌的进出机制。进一步发挥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咨询和辅助决策的作用。二是推进医疗器械产业的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健全由我厅牵头的浙江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有机结合精准对接服务医疗器械产业的要求,积极实施国产化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示范、实证研究、联合售后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绩效评价等“四大重点任务”。三是对接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标准强省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推进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七大万亿产业培育、特色小镇创建等工作实施。四是建设好舟山摘箬山海洋科技示范岛。开展海洋科技成果集成与转化示范,建设海岛科技生态公园,使之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科技海上公共试验场,进而成为我国海岛科技生态化建设的典范。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育与创新载体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一是继续深化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领军人才的奖励机制,建立有利于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发现和大胆使用优秀科技人才,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科技立项制度、科技项目评价制度和科技奖励制度。二是把实施重大项目作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平台。在重大项目的考核指标中,增加人才培养的考核内容,做到实施一批项目,培养一批人才。要把使用优秀科技人才、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凝聚科技人才力量列入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计划与评价标准。三是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更大力度引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急需紧缺人才。四是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加大支持力度,整合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进一步支持健康、环保、海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和国内外基地建设,加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使在浙江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不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完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协调机制。对省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会发展领域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政府实施首购政策。二是进一步完善浙江省产业技术政策。鼓励自主创新,支持医疗器械、海洋与环保装备等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三是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战略。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支持形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创造,并在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国际贸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来源:浙江省科技厅网站

上一条: 浙江省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09-13
下一条: 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 2012-10-15

版权所有 ©2017 浙江工商大学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 All Right Reserver. Email:ghc@zjhzcc.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联系电话:(86)571-28877528 浙ICP备15014656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 网站管理